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朝遊碧海暮宿蒼梧

知识之败 慕浮名而不务潜修也 品节之败 慕虚荣而不甘枯淡也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常识】文史小百科:天干地支  

2011-03-17 17:47:17|  分类: 文史常識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 
       天干: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计序符号,共10个字: 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循环使用。所属学科:天文学(一级学科);天文学史(二级学科)
       “辞源”里说,“干支”取义于树木的“干枝”。
  
  十天干:
  十二地支
  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。其在运用中有许多神奇的地方,这对现代人来说还是个迷!
 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被称为“十天干”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叫作“十二地支”。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,组成了干支纪法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,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,此外还曾用来纪月、纪年、纪时等。

       地支: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计序符号,共12个字∶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循环使用。所属学科:天文学(一级学科);天文学史(二级学科)

       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。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,所以,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,故而,而称为“岁星”。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,这就是“地支”。

       “辞源”里说,“干支”取义于树木的“干枝”。
  子(zǐ)、丑(chǒu)、寅(yín)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午(wǔ)、未(wèi)、申(shēn)、酉(yǒu)、戌(xū)、亥(hài)的总称。又称十二支。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、纪月。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,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,子时为现在的23~1时,丑时为1~3时,等等,称为十二时辰。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,下一个月称为丑月,等等。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,组成甲子乙丑……癸亥,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、纪年。


       时辰: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。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。

       旧时计时的单位。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,每段叫做一个时辰,合现在的两小时。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,从半夜起算,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,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。

       时辰 相等于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及原因 :
  子;zǐ (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) 鼠 鼠在这时间最活跃。 (一说为0:00~2:00,以此类推)
  丑:chǒu (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) 牛 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
  寅:yín (凌晨 3 时正至早上 5 时正) 虎 老虎在此时最猛。
  卯:mǎo (早上 5 时正至早上 7 时正 )兔 月亮又称玉兔,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。
  辰: chén (早上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) 龙 相传这是「群龙行雨」的时候
  巳:sì (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) 蛇 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
  午:wǔ (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) 马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,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,阴气将会产生,而马是阴类动物。
  未:wèi (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) 羊 羊在这段时间吃草
  申:shēn (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) 猴 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
  酉:yǒu (下午 5 时正至晚上 7 时正) 鸡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
  戌:xū (晚上 7 时正至晚上 9 时正 ) 狗 狗开始守门口
  亥:hài (晚上 9 时正至晚上 11 时正) 猪 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


  古代的更: 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。
  晚上7点-9点为一更;9点-11点为二更;11点到凌晨一点为三更;1点到3点为四更;3点-5点为五更.
  注:此处“更”在古汉语中读“jīng”汉语规范化后读“gēng”。

 

  相关:

  在中国古代,人们用“铜壶滴漏”的方法计时,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,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。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,一点到三点为丑时,三点到五点为寅时,其余的以此类推。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,所以,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,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“大时”,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“小时”。以后,随着钟表的普及,“大时”一词也就消失了,而“小时”却沿用至今。


  刻———古代用漏壶计时。
 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。播水壶分二至四层,均有小孔,可滴水,最后流入受水壶,受水壶里有立箭,箭上刻分100刻,箭随蓄水逐渐上升,露出刻数,以显示时间。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,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。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.4分钟。所以“午时三刻”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 43.2分
  旧小说有"午时三刻开斩"之说,意即,在午时三刻钟(差十五分钟到正午)时开刀问斩,此时阳气最盛,阴气即时消散,此罪大恶极之犯,应该"连鬼都不得做",以示严惩。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,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,并非是正午最盛,而是在午时三刻。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,亦即是斩刑有轻重。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,让其有鬼做;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,必选午时三刻开刀,不让其做鬼。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,不计时间,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,也无鬼做。


  刻制
 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,又划为一百刻。 一刻约15分钟。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4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